徐换歌;蒋硕亮;基于2007—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规模和支出偏好双重视角检验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及政府间竞争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1)在经济增长目标约束下,地方政府会扩大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规模,但也会表现出"轻公共服务"的偏好,且政府间的竞争会强化这种效应。(2)异质性研究显示,在经济增长目标约束下,东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规模仍有明显增加,但西部地区的经济目标设置对基本公共服务支出产生了明显负效应;具有"软约束"特征的经济增长目标有利于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规模,降低对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偏好的负向影响。(3)空间效应研究显示,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不仅对本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偏好具有负向影响,对邻近地区也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此,应设立激励相容的经济增长目标,激励地方政府投资长远利好的公共服务项目,对不同地区采取差异化的考核策略,以均衡增加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2020年06期 v.35;No.173 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0]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36 ] |[阅读次数:43 ] 吴非;刘嘉文;常曦;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利用2007—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及其宏观数据集,研究地方产业政策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与既有研究不同,除了考虑"地方产业政策—企业杠杆率"关系之外,还将地方政府行为纳入上述路径。研究发现,产业政策能够有效抑制企业杠杆水平,表现在显著减少了企业的短期杠杆,但对长期杠杆的抑制效果相对有限;根据企业属性进行划分之后发现产业政策的具体作用力度也有差别。从影响机制来看,产业政策能够降低企业的短视偏向、削弱其金融套利动机、缓解融资约束和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这些均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杠杆率水平,且适宜的地方政府激励也有利于地方产业政策抑制企业杠杆水平。因此应充分考虑企业杠杆的期限结构以及产业政策机制传导的有效性,并从政府行为角度出发,调整激励制度以增强产业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020年06期 v.35;No.173 1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0]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8 ] |[阅读次数: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