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倪泰乐;
<正>~~
2021年01期 v.36;No.174 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 ] |[阅读次数:2 ] - 谢畅;
<正>~~
2021年01期 v.36;No.174 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 ] |[阅读次数:3 ] - 罗纲;
<正>~~
2021年01期 v.36;No.174 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 ] |[阅读次数:2 ] - 赵凌之;
<正>~~
2021年01期 v.36;No.174 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 ] |[阅读次数:2 ] - 杨帅;
<正>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广东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和重要基础。由周怀峰等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广东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研究》一书,以广东省先进制造业集群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广东省与世界先进制造产业集群的发展差距,并根据广东省制造业发展的结构、模式和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广东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全书一共有七大章。第一章介绍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发展参照,包括世界先进制造业集群的特征结构、发展模式和发展趋势。第二章介绍广东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基础。包括传统制造业基础、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势、自主创新能力、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园区和专业镇基础。
2021年01期 v.36;No.174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2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 ] |[阅读次数:3 ] - 王统;
<正>随着全面依法洽国战略的贯彻与落实,我国法洽建设进程得到了不断推进,部门法学在各自领域的研究也逐渐朝成熟化及专业化方向迈进。刑事诉讼法学是法学重要的分支学科,在保障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公民人身、财产安全以及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均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刑事诉讼法学理论体系的研究不能仅拘泥于对现行法律条文以及具体规则、制度等的探讨,而更需要对法律条文、规则、制度背后所蕴涵的哲学原理加以理解与把握,也只有在哲学层面对刑事诉讼法学加以概括与总结,才能真正了解刑事诉讼法学的立法本质,也才能从原理与哲理角度掌握处理或分析问题的方法论。
2021年01期 v.36;No.174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5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 ] |[阅读次数:4 ] - 韩兴;
<正>知识产权也被称之为"知识所属权或"智力财产权",是指权利人对其通过智力创造出的成果或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标记、信誉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往往与科技产品、科技专利等紧密联系,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体现,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而知识产权保护是维护企业和个人科技创新利益的重要保障。2008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知识产权创造水平、质量、效果和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2020年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推进计划》的发布,对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以及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出了新的发展计划和要求。
2021年01期 v.36;No.174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6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 ] |[阅读次数:2 ]
- 于海峰;葛立宇;
为了抵御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济社会冲击,我国政府出台了新一轮的积极财政政策,但本轮积极财政政策是在财政风险已经处于高位运行状态下出台的。收支差距扩大、债务规模扩张、经济增长失速、市场制度扭曲等财政风险内外来源实际上限定了积极财政政策可能的赤字扩张边界。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应严格遵循风险审慎原则,在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同时,密切关注潜在的财政风险走势,防止财政风险超越临界点。为了有效实现积极财政政策的预期目标,建议从风险治理的角度出发,分析和厘清财政风险的内生和外生来源,精准施策、共防共治。通过完善税制、深化预算绩效改革、清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保障民生就业等方式来化解财政风险的内生来源;通过采取扩大"新基建"投资、推动要素市场化制度改革等方式化解财政风险的外生来源,最终促进财政风险回归正常水平。
2021年01期 v.36;No.174 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85 ] |[阅读次数:2 ] - 王胜华;
构建政府支出偏向对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影响的理论模型,探讨经济赶超背景下政府公共支出决策对城乡公共服务非均衡发展的传导路径和影响机制,基于生产性公共服务和消费性公共服务两个维度,重构和测度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提出研究假设并运用2000—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呈逐步扩大趋势,且消费性公共服务城乡差距大于生产性公共服务城乡差距;落后省份的经济赶超行为使地方政府偏好生产性支出,而增加生产性政府支出将导致城乡公共服务差距进一步扩大。为此,应改变政绩考核机制,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以构建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
2021年01期 v.36;No.174 15-24+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5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4 ] |[阅读次数:2 ] - 于井远;
基于西部大开发这一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区域性优惠政策的税收激励效应。研究发现:西部大开发降低了地方政府的税收努力程度,政策实施后,西部地区税收努力程度平均下降了11.32%,且其效应在政策实施的当年及第二年最为显著;省会城市和较发达地区的税收努力程度低于非省会城市和欠发达地区,且在转移支付依赖度较高的地区更加显著,在转移支付依赖度较低的地区则不明显。以上可能是造成地区财力差距的重要原因。此外,西部大开发增加了地方政府转移支付的依赖度和财政失衡程度,加剧了西部地区"重投资、轻民生"的财政支出偏向,且为培育本地税基可能采取"放水养鱼"的方式,进而降低税收征管力度。
2021年01期 v.36;No.174 2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8 ] |[阅读次数:1 ]
- 刘帷韬;杨霞;刘伟;
宏观经济政策对于微观企业行为具有不可忽视的引导效应。基于"十五"计划至"十三五"规划期间的产业政策信息和中国A股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产业政策对实体公司金融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政策总体上抑制了实体公司金融化,并且该效应随着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而增强;相比民营企业,产业政策对实体公司金融化的抑制效应在国有企业表现更强;对影响机制进一步检验发现,产业政策主要通过优化公司投资环境和缓解公司融资约束两种渠道来抑制实体公司金融化。因而应坚持产业政策带动的大方向,实施以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战略,规范企业投资行为,坚持"虚实结合",以增强我国经济运行的整体活力。
2021年01期 v.36;No.174 3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80 ] |[阅读次数:2 ] - 钟文;钟昌标;郑明贵;
区域创新不仅受到资本积累数量的影响,更受到资本匹配质量的制约。在拓展MRW模型的基础上,对"实物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最优匹配的存在性及创新与产出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从创新力培育视角构建资本匹配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分析框架,并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资本的匹配会影响创新力的培育,进而会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当实物资本、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处于最优比例时,区域创新效用将达到最大化;资本匹配协调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比,我国的资本匹配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区域差异明显,整体上东部沿海地区高于内陆地区,但中部地区资本匹配度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资本匹配通过组织创新效应实现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解释程度最大,技术创新效应次之,产业创新效应最小。这一研究结论对于发挥资本质量外溢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推动区域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021年01期 v.36;No.174 50-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9 ] |[阅读次数:2 ]